公司简介 | 成功案例 | 服务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成功案例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成功案例
贵州安顺尾矿回收铁矿洗选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点击数:782  更新时间:2015-8-15 
贵州安顺尾矿回收铁矿洗选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我国矿业开发正在从过去粗放式经营向现在的集约式经营转变,倡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矿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实现无废化的有效途径。环境保护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已经渗透到矿业开发的各个方面。节能增效、无废化、无害化、以及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正是环境保护新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走绿色矿业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我国现有2000多座矿山尾矿库,尾矿积存量约70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每年新增尾矿约5亿吨。矿山尾矿既是固、液、气三害具全的污染源,亟待治理,又是宝贵的资源,急需得到高效综合利用,以缓解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短缺的难题。但是,目前我国矿山尾矿的利用率仅为8.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云南云镍科技有限公司以红土镍矿的采选、提炼为主,是国内****的红土镍矿使用商,目前镍金属产量居国内第二,本项目作为云镍科技镍矿尾矿处理合作单位之一,年可回收利用镍矿尾矿70万吨,年可回收10万吨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矿山尾矿的循环利用己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一项新的资源再利用工程和环境保护工业。 尾矿是矿山在提炼冶金主要原料过程中所排弃的固体废弃物。一般堆存于尾矿库(坝)中。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统计的资料,我国现有国有矿山8840多座。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金属矿山累计贮存的尾矿量超过70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并以每年3-5亿吨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尾矿量之大是由于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的矿石品位较低并多呈多组分共生或伴生所造成。同时,由于技术和设备以及历史的原因,我国的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大量的资源损失于尾矿中。另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铁矿山有400余座。其中,可待进行综合回收的铁尾矿库有200余个。这些尾矿库的尾矿贮存量均在数千万吨以上。而一些较大的钢铁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大,生产年限长,其尾矿的堆积量己达亿吨以上。按一般的铁尾矿全铁品位8%-12%计,可见其中蕴含的价值之大。 我国是一个钢铁产量大国,同时也是一个铁矿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其保有储量日渐减少和贫化,资源的供需关系日趋紧张。为了保证钢铁产量和品种结构,我国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石或铁矿粉。目前,对国外进口铁矿资源的依赖度己达到54%,而且增长趋势仍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因此,进行铁尾矿的再选和综合回收,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矿产资源,而且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外汇,同时有利于缓解目前国内铁矿粉市场供需关系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虽然尾矿再选能够回收大量的有价组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尾矿堆存所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和占地问题。用尾矿来生产建筑材料是国内外公认的可以整体消纳尾矿的主要途径。目前的已有技术主要包括用尾矿烧制红砖、用尾矿生产建筑用砂、用尾矿来生产建筑砌块、用尾矿中的粗粒部分配制混凝土等。用尾矿生产建筑用砂方面虽然在技术和质量上己不存在障碍,但由于成本问题,一直未能将此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尾矿生产建筑砌块方面,因尾矿的成分复杂和粒级太细等原因也导致在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致使许多生产线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随着天然砂石资源越来越紧缺,尾矿代替部分河砂生产商品混凝土己在许多地区成为消纳尾矿的主要渠道。但是在传统的水泥混凝土中只能使用粗粒尾矿代替部分河砂,否则将会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总之,目前全国尾矿整体利用率平均不到5%,如果不开发出能够大综整体消纳尾矿的新技术,我国的尾矿堆存将会越来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会越来越大。 本项目将在工业化规模综合回收尾矿中有价组分的同时,着力研究再选后尾矿的整体消纳技术难题。逐步提高我国矿山尾矿整体综合利用技术水平。 第五章 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方案 23 5.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 5.2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3 5.3设备的选择 24 5.3.1设备配置原则 24 5.3.2设备配置方案 25 第六章 建设方案与公用工程 27 6.1总体规划 27 6.1.1规划指导思想 27 6.1.2项目主体建设内容与规模 27 6.1.3项目基础建设 28 6.1.4总平面布局 28 6.1.5厂区道路及绿化 29 6.1.6消防 30 6.2建筑设计 31 6.2.1设计依据 31 6.2.2建筑设计原则 32 6.3结构设计 32 6.3.1设计依据 32 6.3.2结构设计原则 33 6.3.3基本设计参数及荷载取值 33 6.4供水工程 34 6.4.1设计依据 34 6.4.2设计原则 35 6.4.3给水系统 35 6.4.4消防给水 36 6.5排水工程 38 6.5.1设计依据 38 6.5.2设计原则 38 6.5.3雨水排放 38 6.5.4敷设方案 38 6.6供电工程 39 6.6.1设计依据 39 6.6.2供电现状、负荷等级及供电参数 39 6.6.3电源及供电设施 39 6.6.4低压配电 39 6.6.5照明 40 6.7电气安全与防雷保护 41 6.7.1电气安全与接地 41 6.7.2建筑物防雷保护 42 6.8暖通空调 42
 上一条:浙江湖州野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一条:安徽铜陵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服务流程 | 付款方式 | 公司资质 | 成功案例 | 发展理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售前QQ:97609790 售后QQ:97609730 财务QQ:670820187
Copyright © 2013 金钥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4924号-1
浙江:15157027973(微信同号) 江苏:13057514959(微信同号) 福建:18650932518(微信同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00-98963(365天×24小时 专员接听)